建科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下载

建科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 2024-04-29 来源: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下载

  公司是一家以检验测试为核心主业,新技术、新材料、新经济板块协同发展的技术服务企业,本公司所处行业涉及检验测试服务行业、特种工程专业服务行业、新型工程材料行业及涉及公共安全产业方向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根据《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版),公司所从事的检验检测服务属于战略新兴起的产业,近年来,国家先后将检验测试认证行业定位为“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检验测试认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维护群众利益等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底,我国检验检测服务机构突破52,769家,相比2016年增加了将近2万家,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65%。我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的营业收入规模从2016年的2,06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276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 10.96%。2023年,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发展的不确定性较大,检验检测行业整体发展短期有一定的波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2年 7月发布的《“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中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体对产品、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形成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驱动力,行业空间广阔。检验检测服务行业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随着经济复苏、行业景气度改善、外部阶段性影响的逐步减弱,将会迎来行业的持续稳健增长。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检测行业发展的五大主要发展目标是市场化改革取得新进展,国际化发展实现新突破,专业化提升达到新水平,集约化整合形成新格局,规范化发展呈现新面貌。实际上这五大发展目标也是过去十年间检测行业主要的发展趋势。

  近年民营机构扩张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2022年间,事业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占比由2013年的42.6%下降至2022年的19.7%,呈现明显逐年下降趋势,事业单位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以民营机构为代表的企业单位在扩张速度和营收规模增长方面高于行业整体水平。2022年,全国取得资质认定的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共 32,536家,同比增长5.89%,而行业层面检测机构数量总体同比增速仅为1.58%;民营机构营收同比增速为6.18%,而全国行业营收同比增速为4.21%;此外,近年来外资检测机构营收复合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本土企业呈现出竞争优势。

  2022年,行业规模以上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为7,088家,同比增长0.95%,实现营业收入3,364亿元,同比增长4.21%。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全行业的13.43%,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8.68%,集约化发展趋势显著。

  检验检测行业下游细分领域众多,新兴领域占比不断提升且增速高于传统领域,具备传统竞争优势的企业在开拓新兴领域仍具优势。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新兴领域(包括电子电器、机械(包含汽车)、材料测试、医学、 电力(包含核电)等)实现营收830亿元,占行业总收入比重为19.46%,同比增长12.57%,高于行业平均增速8个百分点。传统领域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由2016年的47.1%下降到2022年的38.36%。传统领域(包括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境与环保(不包括环境监测)、食品、机动车检验、农产品林业渔业牧业)2022年共实现收入1,640亿元,同比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在巩固现有领域市场基础上,持续关注新兴领域的发展情况,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保持积极的布局态势,寻找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多项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文件,指出“应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验测试认证业务”、“加快培育高水平质量技术服务企业和机构,提供优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服务”、“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各项政策从宏观指导的方向,鼓励和支持我国检验检测服务的发展,为行业在技术内核深化与市场规模拓展提供了有力帮助。

  特种工程专业服务主要针对构筑物进行结构加固改造、防水渗透处理和建筑节能保温、地基基础处理等相关工程技术服务,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市场需求的变动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等因素息息相关。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09,708亿元,比上年增长2.8%。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步伐稳健,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全年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59万套,基本建成193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213万套(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5.37万个,涉及居民897万户。

  特种工程专业服务行业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的关键组成,作为城镇建设的重点行业,在国家全面推进城镇化的政策红利驱动下,将迎来崭新的历史发展新机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等既有建筑改造需求的持续释放,既有建筑改造领域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要“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等诸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既有建筑改造,已经逐步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经济市场。

  无论是房屋建筑,还是轨道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在建成后均会面临老化毁损的问题。例如风吹、日晒、雨淋等作用导致的建筑物腐朽、生锈、风化、基础沉降等;人工正常使用所造成的磨损;或者地震、水灾、风灾等自然灾害所导致的较大程度的破坏。

  近几十年来,在中国城市化道路加速扩张的背景下,产业内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及设计水平等领域逐渐难以追赶城市发展的步伐,既有建筑面临的更新改造问题愈发显著。随着年限结构逐渐呈现“老龄化”,未来存量住宅平均年限将持续上升,为了保证建筑安全,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保持房屋状态良好,企业需定期开展相关建筑的检测和维修,故将释放大量与住宅提升改造投资相关的需求。此外,依托既有的建筑规模增长带来的驱动力,既有的建筑的改扩建、维护等相关的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并在节约社会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受到近年部分房屋坍塌事故教训的影响,各地区均提高了对重大房屋安全隐患的关注,国家相继制订了多项法规政策,用以监督建筑质量。根据十四五规划,建设部十四五期间建筑质量安全会围绕“提升建造质量、防范安全事故、探索绿色建造”。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全国性的开始针对营业性用房的安全排查工作。此外,建设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这些措施都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总体而言,针对房屋建筑,需要以满足人民生命安全、符合标准的居住条件为前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升高,针对既有建筑改造的需求在未来将持续得到释放,故既有建筑改造领域市场发展前景显著。

  新型工程材料是指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材的建设工程材料新品种,包含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等。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新型建材行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选用合理高效的新型工程材料可以直接降低工程整体维护费用,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同时提升环保属性,因此新型工程材料行业正逐渐被市场广泛认可,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当前,新型工程材料作为我国建材产业中的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经济增长点,行业市场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快速的普及和成长,具备优良的市场发展潜力。2005年国家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对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主体、范围、原则内容、程序以及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进行规定。2013年国家部委又陆续出台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等政策,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多项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全国范围内的绿色建筑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新型工程材料产业作为绿色建筑的基础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能环保逐渐走入人们视野,针对污染防治攻坚战得以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总体改善。随着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进一步深化,以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建设,节能环保产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新型工程材料领域作为我国节能环保行业与建筑工程行业的融合,正受到我国节能化、智能化、高效化建筑工程的发展引导,呈现较强增长态势。

  在节能环保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及近年来我国“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的实施,为了迎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导向,我国产业生态内各产业需严格遵循节能环保降碳的底线要求。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同时也是高耗能产业,下游建筑业正迎来产业转型升级新一轮的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及居民需求水平的提高,建筑业各环节的建材与能源能耗将持续增加。此时,新型工程材料的绿色、环保、节能属性将会极大地得以应用,新型工程材料行业将会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

  当前市场,新型工程材料种类丰富、适用领域差异较大,总体应用领域较广的有复合砂浆、混凝土外加剂、粘度改性材料、公路/铁路/房屋修补材料等各类增强提升类材料,可以显著提升新建工程在质量、环保、能效方面的提升,同时在既有工程改造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空间。如今,新型工程材料在兼顾环保和功能属性的同时,正在与检验测试服务、特种工程专业服务相互融合,开展定制化、智慧化的综合性工程服务。新型工程材料正在逐步丰富行业发展内涵,以更加活跃的姿态参与到工程建设的全流程环节中,实现长期的高速发展前景。

  总的来看,新型工程材料行业作为新兴战略行业,其对建设工程的节能环保以及功能提升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未来,崭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全流程服务模式将会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而新型工程材料行业将以重要参与者视角,逐步构建起绿色、高效、智慧的社会发展模式。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国家重点发展行业,其中公司的软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所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及“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公司主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城市生命线相关的公共安全产业。

  城市生命线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工程系统,涉及燃气、供水、排水、交通、通信、供电、桥梁等众多领域,其安全运行对于城市具有重大影响。随着城市基础设施逐渐进入老化阶段,潜在的安全风险逐步加剧,复杂多样的城市安全问题开始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城市安全重要性愈发显现,促使政府加大城市安全和应急管理的投入力度。

  2021年 9月,国务院安委办印发《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试行)》提出,统筹推进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级、立体化的城市风险监测预警平台以及多主体、大联动应急管理协同处置机制,提升城市安全综合风险管控能力。

  2021年12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法治水平、科技信息化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防范和应对处置灾害事故能力显著增强。到 2035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全面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推进城市电力、燃气、供水、排水管网和桥梁等城市生命线及地质灾害隐患点、重大危险源的城乡安全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公共信息平台,整合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行业领域监测系统,汇聚物联网感知数据、业务数据以及视频监控数据,实现城乡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一网统管”。

  2022年 10月,《中央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增强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和支撑保障能力。

  总体而言,随着先进智能传感器、无线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涌现和发展,给公共安全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城市生命线亟需通过数智化的升级和赋能,提升城市应对重大灾害的能力,保障其服役安全性和抗灾害韧性,公共安全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动力之一。

  公司始建于 1959年,是由事业单位改制而成,是江苏省较早从事建设综合技术服务的科研院所之一,历经60余年的发展创新,已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技术服务企业。

  公司以检验测试为核心主业,新技术、新材料、新经济板块协同发展,紧密围绕质量、安全、智慧、双碳、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五大方向进行业务布局,业务涵盖房建、市政、交通、铁路、水利、轨道、环保、食品、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其中,检验测试业务包括工程质量及材料检测、鉴定、评估、人防工程检测、消防工程检测、防雷检测、监测、产品质量检验、认证、环保检测、食品检测、汽车检测、电子电器检测、纺织品检测、司法鉴定以及与5G、物联网等新技术相结合的智慧监测服务等;新技术板块特种工程专业服务包括加固改造专项技术服务、节能保温防水防护修复、道路非开挖注浆修复、基坑支护、环境修复等服务;新材料板块主要从事新型工程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推广,适用工程领域材料的质量性能提升;新经济板块主要从事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防燃气爆炸、桥梁安全、供水、排水防涝、地下管线、老旧房屋安全、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坏)服务、应急管理系统、基础设施运行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运维、信息安全、相关传感器及仪器设备等。

  近年来,公司紧抓国家积极推进检验测试认证机构整合机遇,大力推进大检测业务战略,积极推进检验检测业务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整合,不断拓展业务区域,进行全国化布局,并紧跟“一带一路”战略,逐步拓展越南等周边国际市场。未来,公司将坚持“科技赋能质量生态”这一企业使命,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突破创新,打造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多领域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构建高质量检验检测认证发展生态圈。报告期内,公司始终聚焦公司发展战略,坚持内生增长和投资并购双轮驱动,一方面在建设环保领域等公司传统主营领域保持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开拓投资布局汽车、消费品、新能源等领域,稳步拓展国际业务,逐步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发展地位。

  公司具备CMA、CNAS、CATL、CCC等资质,可提供一站式检测、检验、认证、计量、培训及技术服务等,业务范围涵盖建设工程领域、环境保护领域、食品安全领域、电子电器领域、汽车领域、计量校准、低碳环保和绿色认证、咨询服务等。

  建设工程领域检测主要包括建工检测、市政检测、交通检测、水利检测、结构鉴定、安全检测、测量测绘、减隔震产品检测等。公司有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岩土工程”、“量测”、“混凝土工程”甲级资质证书;江苏省气象局颁发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甲级资质证书;江苏省自然资源厅颁发的“工程测量甲级测绘资质”;江苏省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综合一级资质证书;海关进口水泥检验采信机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质量检测机构备案;文物建筑安全检测鉴定机构能力等级证书(综合甲级)等各类资质证书,可以满足多元化的检测需求,提供快速、高效的检测服务。

  公司环境保护检测业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及环保咨询服务,旨在“守护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公司环境保护板块服务主要通过子公司青山绿水及江苏正德实施,在常州、连云港、南通、南京和苏州设有实验室。随着社会和政府机构对环境保护问题日益重视,环境检测领域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检测类别不同,公司环境环保检测服务领域主要包括环境检测(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土壤底质和固废、其他)、农/林业土壤检测、农产品(初级农产品)检测、装饰装修材料检测、生活饮用水检测、公共场所检测、洁净室(区)检测、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检测、放射卫生防护检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检测、泄漏检测与修复服务(LDAR检测)等,公司致力为客户提供日常委托检测、环评本底检测、环保验收检测、监督性检测及送样检测等高质量检测技术服务。根据客户不同时期的需求,公司也致力为客户提供环评、应急预案、“三同时”验收、土壤调查、危废鉴定等一站式环保管家咨询服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公司食品检测领域服务主要通过子公司山东益源实施。山东益源专注于食品、食用农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检测技术研发和应用,目前已具备CMA、CNAS和CATL等食品检测资质。山东益源业务覆盖食品检测、农产品检测、饮用水检测、保健食品检测、宠物食品检测、饲料检测、食品接触材料检测等,检测项目涵盖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污染物、非法添加物、微生物、食品常规理化指标、食品营养标签等。

  山东益源长期为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公安、水利等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抽样检验服务,为政府机构在食品安全、农产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执法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山东益源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产品检测服务,根据其委托,对其原材料或产品质量进行检测,为客户产品安全保驾护航。

  公司于2023年11月收购仕益质检,进入电子电器检测领域。仕益质检主要从事家用电器、商用电器、移动设备、电气设备、电动设备、电线电缆等各类产品的质量鉴定、安全认证、性能检测等,包括强制性产品(CCC)认证、CQC、CVC等自愿性产品认证以及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电磁炉、电饭锅能效标识备案。相关业务主要服务于电子电气类企业及相关政府机构,业务覆盖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公司于2023年10月收购冠标检测55%股权,进入汽车检测领域。冠标检测主要从事汽车及其零部件检测,可提供检验测试、性能分析、失效分析、实验室建设辅导、实验室人员培训等服务,包括气候环境测试、耐腐蚀测试、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材质分析测试、材料机械性能测试、电磁兼容性测试、震动异响、汽车管路性能测试等等。冠标检测为上汽大众、通用汽车、北汽集团、特斯拉、蔚来等众多大型汽车生产厂和研发中心提供长期的检测服务及技术支持。

  公司计量校准业务主要通过子公司国测计量进行实施。国测计量校准实验室是经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及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DILAC)认可,以“计量校准、技术服务”为主业的第三方计量校准机构。国测计量目前有几何量(长度)、热工、力学、电学、化学、时间频率和建筑交通专用测量仪器等七大校准实验室,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团队提供一站式计量校准服务。

  公司咨询相关服务包括绿色建材认证、零碳工厂认证、“江苏精品”认证、建筑碳排放核算及低碳建筑咨询、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检测与咨询、绿色低碳园区规划、建筑及可再生能源评价等。

  2023年度,公司取得“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第三方评价机构”、“零碳工厂评价认证服务机构”等资质,助力多家企业、园区获得“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等称号,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6项。同时,公司为上百家企业提供了碳盘查、碳足迹、Lca评价服务。

  在碳排放管理体系方面,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碳管理策略。这包括帮助组织进行有效的碳管理,从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到碳中和目标的设定与管理,再到碳资产的优化和管理,以及提供零碳工厂转型的服务方案。公司还提供专门服务以应对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确保客户能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针对园区与建筑的智慧能碳管理,公司服务聚焦于(近)零碳产业园区的全周期咨询,提供节能诊断、能源规划设计,以及园区与建筑的节能降碳改造和能源管理,为(近)零碳建筑提供从设计到施工,乃至运营的全过程咨询服务,确保园区与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实现最优化的碳排放管理。

  公司将助力企业和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高效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和智慧能源使用,促进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繁荣共生,共迎低碳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特种工程专业服务覆盖房建、市政、交通、铁路、轨道、水利、环境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加固改造、外保温、市政桥梁综合加固治理、道路非开挖注浆修复、防渗漏修复、基坑支护、预应力、环境治理修复等专项技术服务。该项业务通过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鼎达进行开展。

  从国际经验看,固定资产投入通常经历大规模新建阶段、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阶段、旧建筑改造维修加固为主阶段三大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在新增固定资产投入趋于平稳的情况下,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愈发重要,例如,部分房龄较长的房屋建筑由于设计年代原因其抗震、结构均不符合现行规定;文物建筑保护;建筑物外保温材料和工程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道路桥梁承受不了近年来机动车激增所造成的荷载而遭到破坏;地震等自然灾害地区房屋建筑安全遭到破坏。因此,公司特种工程专业服务在深耕新建工程领域的同时,近年来重点围绕“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主题,对于既有建筑、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进行加固、改造、修缮的质量提升服务。

  公司从事的房建、铁路、市政、水利、家装等领域新型工程材料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生产销售,主要由子公司江苏尼高和越南绿能负责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特种功能材料、保温及干粉建材、环保装饰新材等干粉类工程材料以及混凝土外加剂,其中,公司在处理工程质量事故、提升使用功能时,会使用一些自主研发生产的防止质量通病、提升品质的有别传统工程材料或改善传统工程材料性能的高性能功能材料。

  公司城市生命线相关业务主要通过子公司常安公司进行实施,从事城市生命线相关安全工程包括城市管网、道路交通、房屋、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工程,为城市生命线安全提供监测与预警服务。

  公司通过建立专门的市场部直接负责客户资源和商机的有机整合,以实现不同产品、不同业务的交叉销售和同一客户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入合作。公司各子业务的销售团队在市场业务拓展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潜在的协同业务机会,其立即将相关信息反馈至市场部,市场部会对市场及客户需求信息、潜在业务合作机会等加以梳理,各子业务的销售团队在获取相关信息后负责后续的机会跟进和项目争取。

  公司十分重视对供应商的准入管理,对设备、原材料、委外服务的采购方式如下:

  (1)对于检测仪器设备、生产设备以及办公设备,公司根据技术参数需求和市场口碑综合选择供货方,采取“统一集采”的采购模式,根据企业年度经营目标、各部门需求、企业预算相结合制定全年采购计划,根据实际需求和额外需求制定每月采购计划。

  (2)对于新型工程材料生产过程中所需环氧单体、粘度调节剂、水泥、砂石和甲基纤维素等原材料,公司需要事先考察潜在合作伙伴的企业资质、产品报价、服务质量、市场信誉等多方面条件并确定年度合格供应商名录,每年定期对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的企业组织复评。公司如有采购需求一般会在上述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通过比价择优选取供货方。

  (3)对于试剂、氮气等采购量较少的耗材,公司通常会根据实际需求情况采用即时比价的方式进行采购。

  (4)公司各业态根据需要存在一定的委外服务采购需求,公司会根据各项目或生产环节需要,选择将部分非核心业务环节进行委托。

  公司提供的检验检测服务在接受检测委托后,进行检测样品接收或者现场采样,在检测工作过程中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依据检测规范要求经审核后由签发人员签发并编制打印检测报告,最后将检测报告通过邮寄、自取等方式交付客户。

  公司提供的特种工程专业服务根据客户的服务要求、项目内容、实施进度和验收安排等,在保证及时性、可靠性的前提下,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合同要求和相关标准为客户提供专项技术服务。

  公司生产的新型工程材料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订单和库存规模,制定月度生产计划并下达给生产职能部门,生产职能部门对月度计划进行分解,形成生产任务单,下达给车间执行。车间根据生产任务单安排生产,并统计生产情况上报生产部。生产部根据计划完成情况,及时调节生产进度,并督促车间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对于部分销售区域较远的产品,公司会基于就近原则选择当地或周边地区的专业厂商进行委托加工生产。公司委托加工采用两种模式,即加工费模式采购和OEM模式采购。在加工费采购模式下,公司向外协供应商支付加工费,同时,为有效保护核心技术秘密和保证产品质量,公司会直接派驻技术人员参与现场生产和管理,同时直接控制配方、生产工艺以及关键添加剂。在OEM采购模式下,公司提供产品配方,指定主要材料类型,并对外协供应商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进行验证,后续定期派驻技术人员参与现场生产和管理,以保证产品质量。在两种模式下,公司与外协供应商签订的协议中约定了保密条款,外协供应商对公司所有的相关技术、产品信息、有关标准规范信息等负有保密义务。

  公司承接业务后,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设计,包括软件产品的开发、硬件传感设备的布设、后期运维等,方案经与客户沟通并通过专家评审后,进行整体开发、实施并提供后期运维服务。

  公司将积极适应市场形势新变化,把握市场发展新机会,通过“内生与并购”双轮驱动的战略规划,在保持原有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深挖各领域的整合机会,持续优化完善全国化布局;加强精细化管理,强化内部控制体系,推进企业合规体系建设,践行集团数字化转型战略;坚持研发创新,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及核心竞争力;坚持既定的经营目标,积极推进各板块业务的健康发展,保证公司整体经营情况稳健。

  良好的公信力和品牌声誉是检测机构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和生存的根本,只有在技术能力和公正性方面不断得到客户的认可,才能逐渐扩大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公司十分重视公信力和品牌声誉的维护,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强化服务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真实、客观、有效,严格管控检验检测中的每个环节,才能确保检测报告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公司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江苏省科技咨询协会联合颁发的“AAA级江苏省信誉咨询企业(机构)”称号;公司获评为全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先进单位;公司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全国工程质量检测先进企业”、“常州市现代服务业五星级企业”、“常州市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荣获“常州市市长质量奖”。

  经过多年的经营实践,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服务和管理经验,与客户建立了良好而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并树立了专业的区域品牌形象。合作客户资源涵盖中国建筑、中国中铁601390)、中国铁建601186)、中国电建601669)等央企,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各级政府平台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环保主管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天合光能、维尔利300190)等实体经济上市公司,以及万科地产、龙湖集团、新城控股601155)等全国性房地产公司。

  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掌握了多领域的检验检测技术,众多成熟高效的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公司的业务开展中,业务领域涉及房建、市政、水利、铁路、交通、城市轨交、环保、食品、电子电器、汽车等。

  此外,公司取得了较多专业资质,包括中国计量认证资质认定证书(CMA)、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认证、司法鉴定等,涉及水利、交通、铁路、建设、人防、防雷、消防等多行业,并每年持续扩大参数申请范围以提升检测能力,较为全面的参数覆盖是公司竞争优势的体现,可从多个方面助力公司发展:拓宽业务覆盖范围;对于具备多元需求的单一客户,公司可提供综合检验检测业务,客户转换成本及粘性增强;减少业务对外分包,降低成本;分散下游领域,增强经营抗风险能力。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数345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12.41%,覆盖材料科学、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多个专业,已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研发团队。公司检验检测业务依托自主研发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形成多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01项,实用新型专利375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60件。

  公司目前拥有“江苏省建材与建筑碳排放核算与监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环境污染物诊断与防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绿色建材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绿色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建筑能耗测评与节能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监控技术服务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并与国内知名科技服务研究院所及高校进行研发合作,建立研发平台及博士后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加强校企联动,提高公司研究开发能力。

  公司重视每一位员工的发展与成长,通过构建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积极向学的文化环境与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拥抱线上化学习趋势以及整合专家资源等举措,成功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为公司的高质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多元化、走出去”的战略引领下,公司提出“榕学院”理念,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以人才项目、专家团队、干部队伍为核心的三位一体人才体系。公司建立了岗位胜任力体系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测评工具,实现对人才的精准赋能。公司指导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在项目与工作中加以历练,实现对人才领导力、战略思维和管理技能的长效辅导。人才梯队的完善也对公司实现高质量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形成了良好的支撑。

  公司的内训师团队不仅持续迭代课程内容,也运用新媒体、新风格,让技术课程不枯燥,营造更为积极、互动性更强的学习氛围,开发出130余门内部精品课程。此外,通过专题讲座、沙龙等新颖形式,公司成功将新技术、新标准、新思想理念传递给员工,极大地促进了人才的全面发展。

  公司积累了大量的案例经验,培养出一批专家及专业人才,分别入选了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专家库、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库、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专家库、江苏省司法鉴定专家库、江苏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技术专家库等省级专家库以及常州市建筑行业协会监测技术专家库、常州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技术专家库、职称评审专家库等市级专家库。公司对专家与技术人员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形成了以检验检测与质量管理、智慧监测与智能制造、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低碳与绿色节能、城市更新与修缮改造、环境监测咨询与治理、高性能功能材料七大方向为核心的专家库,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充足的人才储备使得公司具备了更优质的服务能力。

  公司实行团队服务,主要表现在“以客户为中心、找几家不如找一家”的团队服务模式,服务奉行“快速精准”。公司具备多领域、多区域的服务经验和能力,检测能力覆盖房建、市政、铁路、交通、水利、气象防雷、消防检测、环保检测、食品检测、电子电器检测、汽车检测等多个领域,目前公司在省外其他地区的业务布局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积累了跨区域业务服务的经验和能力。

  公司自主研发“检测云”、“智检云”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检验检测的数字化管理水平,通过设备智能化改造、监测设备的开发提升了智能化检测监测技术水平,实现检验检测管理更规范、方法更便捷、结果更精准。

  公司将传统的技术服务物联化,做到检测、监测数据的自动抓取上传分析,提高检测、监测自动化水平。实现公司与政府、客户等的互联互通,加强协作与监督,使检测流程和检测数据更加透明,有助于提高公司公信力。同时检测数据可以汇总到公司云平台或者主管部门,利用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筛选数据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可提供实时在线数据展示,满足客户对检测结果的多元化需求。公司针对建设工程智慧检测业务进行重点培育,为客户提供“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数字化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管理变革、技术变革,促进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公司制定了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组建了数字化转型团队,保障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落地: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管理系统,在精准获得优质线索、高效挖掘商机、项目全流程管控等方面支撑公司业务增长;打造财务共享中台,持续加强业财一体化融合;打造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提高对信息安全风险的管控能力。

  我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小、散、弱”特征较为明显,头部企业和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较强。近年来,我国规模以上(年收入高于一千万元)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不断上升,营收占比亦在持续提高,规模效应显著,市场正在通过资本、技术、客户等多重壁垒筛选出竞争力较强的头部机构,为我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培养品牌,有望后续进入国际化服务市场,且近年来,民营检测机构主体数量的不断上升,为行业进步发展提供了活力。

  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各类强化监管的规范性文件,为优化市场环境、规范行业秩序提供了坚实保障。2022年12月29日,住建部发布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第57号令,该令自2023年3月1日起实施,用于代替原住建部第141号令,相对于141号令,新令出现的一个变化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分为综合类资质及专项类资质两类。专项资质包括建筑材料及构配件、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钢结构、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建筑幕墙、市政工程材料、道路工程、桥梁及地下工程九大领域,综合资质机构整体要求更高,可承接所有专项资质中已取得检测参数的检测业务;专项资质仅可承接所取得专项资质范围内已取得检测参数的检测业务。综合类资质的标准要求较高,头部检测机构基于人员、能力、规模等优势将有更大的机会通过资质审批。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行业资质管理,进一步区分综合检测机构及中小型检测机构,强化头部机构资质壁垒优势,提升议价能力。

  过去三年,发生了很多大事件,深度影响了全球的发展格局,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国际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多变。2023年,中国经济也同样在经历着一轮结构性的调整,除少部分新兴领域,大部分细分市场竞争加剧,检验检测行业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始终围绕三年发展规划目标不动摇,保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在挑战中发现机遇,同时也保持危机意识,强化合规管理,推进管理效能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总体经营状况稳健,对于利润、现金流等指标下滑的主要原因有:1、公司加大了对外业务布局力度,前期成本及管理费用增加;2、因员工股权激励而产生的股份支付;3、公司承接了大量的大基建类的项目,主要客户单位为政府、国企、央企,付款周期加长,应收账款较快增长,导致坏账准备金增加;4、公司前期抵房产生资产减值损失等原因,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其他经营情况如下:

  公司始终坚持以检验检测为核心主业,协同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经济等质量科技服务。2023年,公司内部四大经营集团(检验检测集团、新材料集团、新技术集团、新经济集团)初步形成,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优化。四大集团各自施展“新”打法。

  检验检测集团巩固建工、环保领域的同时,主攻大基建、结构、节能、测量测绘,培育安全应急、双碳认证等产业,并依靠资本手段,投资推动公司在食品、汽车、电子电器、新能源、计量、特检、医疗器械等新赛道的发展。2023年,西南检测(建工检测)、冠标检测(汽车检测)、仕益质检(电子电器检测)、南京绿创(环保咨询)等公司相继加入,加上之前收购的山东益源(食品检测),公司检验检测板块业务领域更加多元化。未来,公司将借助资本的力量,持续扩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孵化新产业300832)、培育新动能,这是公司实施新战略、树立新观念、谋划新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标志着公司大踏步迈向转型升级的新征程。

  新技术集团紧跟“双碳”时代,抓住国家“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的关键时期和绿色建筑在农村普及的窗口期,积极推进绿色建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把传统的工程服务迭代成赋能城市未来发展的新技术。常州老图书馆“红盒子”的改造,是赋能老城、推进更新,打造深厚人文底蕴、功能多元复合的老城风貌区的代表作。

  新材料集团牢记“科学研究”使命,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高层次人才汇集的新材料研发团队,对标国内外优秀企业,不断更新贴近市场需要的产品结构;以一流的品质、良好的信誉,致力于让建筑更加安全、舒适、美观。

  新经济集团以常安公司为核心单元,结合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共同推动城市生命线工程领域的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这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

  国内企业竞争愈发激烈,因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很多产业向东南亚等国家转移,因此也带来了更多“走出去,引进来”的机遇和机会。

  2023年,越南绿能荣获越南政府颁发的“优秀企业”和“领先品牌”两项大奖。这一荣誉是对公司海外团队坚持创新、追求质量的肯定和鼓励,为公司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树立了信心。

  2023年,公司承办第四届工程防护与修复技术交流会暨第九届全国工程防水防护与修复技术标准化论坛之际,促成了公司与英国伦敦大学(UCL)科研交流活动,未来,公司将通过不断与国际、国内的专家学者交流对话、合作洽谈、科技展示、技能培训等方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种子”和“沃土”,促进产学研衔接落地、使科研成果惠及到产业与行业,实现互惠共赢发展,从而构建创新发展新生态。

  2023年,检验测试集团云南分公司江西梅江输水管道检测,填补了公司大直径输水管道检测的技术空白;地下溶洞检测、注浆质量检测等物探检测,填补了公司不良地质体检测的空白;新技术集团实现了华南市场零的突破;新经济集团昆山城市生命线、苏州城市生命线、无锡城市生命线项目的落地实现了公司城市生命线业务的从无到有。这些成绩是“0”到“1”的突破,也是未来“1”到“N”的延伸。

  2023年,公司完成合规体系组织架构建设、合规制度建设、机制设计、部分重点领域风险识别、重点领域制度合规化修订、合规理念导入培训及重点领域合规专项培训等主要工作。通过服务赋能,协助子公司业务合规,降低合规风险事件发生数,提高规范运作水平。

  2023年,公司费控报销系统上线,公司的费控报销、商旅出行迎来了新变革,管理更加科学便捷,并解决了内外系统交互繁琐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了人力成本。费控系统也是业财一体化统一标准、财务前置的要求体现,把财务管控的价值更好地发挥出来。

  按照“数字赋能”的建设理念,集团的门户系统、数据中台、业务管理平台、检测云系统、实验室管理LIMS系统将分期建设并持续完善,最终实现内部高效协同、整体联动,管理效能大幅提升。

  2023年,检验测试集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组织机构改革。通过机构改革,制度制定更清晰、考核目标下达更合理,最大化调动部门的积极性;未来,公司将实行常态化的员工持股计划,让员工与企业共成长,享受公司发展带来的收益,为企业持续发展、稳步前进保驾护航。

  2023年,“管培生”、“MBA二期”等各类人才计划的实施、高端人才招聘、内训师培训、内部竞聘、人才流动、薪酬体系改革等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公司业务发展赋能。

  公司通过集中力量攻关重点领域,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公司落地的部分创新项目有:

  双碳平台动态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三大平台建设:建材碳排放核算服务平台、建筑碳排放核算服务平台、建筑碳排放监测服务平台。2023年,公司初步完成了三大平台的建设,后续公司将持续打造权威与可靠的低碳认证服务,为有需求的企业实施定制化的碳管理服务,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创新工具,赋能企业碳资产管理。

  基于大屏幕终端汇聚城市生命线、桥梁等安全监管数据于一屏,能够随时、随地、及时、便捷地掌握所需的城市管网、桥梁等市政设施的运行状态、安全应急等各项信息;实现不同类型数据的交互、分析,并采用动态模拟的方式进行应急处置、事态进展的模拟。

  该系统将物联网传感技术和人工巡检相结合,能够全面了解建筑物的长期变化,实现对主体结构和构件的智能管理,及时发现房屋隐患变化和险情,加强房屋隐患变化动态监测管理,为制定和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提供技术支撑,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3年,公司在党的组织建设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由党总支成功升格为党委,并先后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二十大报告、两会报告解读主题讲座,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2023年,公司团委作为公司青年员工的群众组织,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青年员工与公司之间的紧密联系。团委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活动,例如相亲活动、观影活动、西太湖马拉松,舜过山净山公益等,为青年员工提供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发了青年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公司努力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稳定、充满活力又充满文化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故事第二辑《榕光——新格局的力量》出版,公司书画、摄影、乒羽等十多个社团进一步完善活动机制,王者荣耀竞赛、掼蛋比赛、剧本杀、羽毛球邀请赛,一系列活动丰富了员工的工作、生活。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的赋能,提高了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文化经营”“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公司将主动拥抱变化,把握市场发展新机遇。公司以“科技赋能质量生态”为企业使命,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事业发展的合作宗旨,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突破创新,打造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多领域综合性检验测试认证机构,构建高质量检验检测认证发展生态圈。

  公司将保持以检验检测为核心主业不动摇,紧抓国家积极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机遇,持续加大对检验检测跨区域、跨领域的投资力度,向成为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公司依托自身研发创新优势,围绕质量、安全、智慧、双碳、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方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有效进行成果转化,形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公司将不断推动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通过数字技术不断完善公司各项业务、管理流程,更好地提升管理效能;将数字化与各业务板块精准嫁接,将传统业务与数字化进行融合,促进各项业务的智能化、简便化、精确化,不断挖掘数据价值。

  公司将持续优化人才培养和发展体系,继续深化各项人才计划;将持续引进行业优秀人才,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吸纳,构建完整的人才梯队,打造有竞争力的人才团队;将不断完善员工激励和约束机制,持续推进激励政策有效落地。

  针对并购项目,公司持续做好并购后的融合整合工作,逐步实现并购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公司董事会层面高度统一,将持续加大被并购企业的激励力度,持续推进员工持股计划,集团战略投资部相关人员、集团董事高管、及被并购公司核心人员以并购的同等市场价格参与被并购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实现股东、企业、员工价值的高度统一,充分体现集团对并购项目的未来发展的高度信心,同时也让核心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公司将进一步探索海外市场布局,逐步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内部将积极培养和储备海外管理和技术人员,不断调整和完善公司各项业务和管理体系,为公司国际化进程做好准备。

  公司以业绩差距和机会差距为导向,分析学习华为战略管理与执行,市场洞察“战略指引专题清单”,“战略三年一制定、每年一修订”,牢牢把握总体战略目标实现,针对“数字化企业”的建设进行专项战略规划,公司将进一步优化集团管控结构及内控治理水平,通过专项战略规划执行来建设“数字化企业”。

  企业将通过数字化及云平台构建,完善企业的内控管理并有效执行,实现“流程管事、制度管人”,以持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按照集约化、专业化、扁平化管理的要求,持续改善符合公司特点的流程管理体系。一方面提高运营效率;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明晰管理界面和职责权限,提高整体运作和管理效能。将公司打造成不断提升、一流的、制度化科学经营管理的现代化管理公司。

  行业内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加入,以及梯度化的应届人才招聘,将为公司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必要的人员团队保障。持续增加人才储备,公司坚持科技与人才双向协同发展,未来将向客户提供更多定制化的检验检测服务,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

  公司将继续深化优化现有的企业MBA研修班管理人才计划、卓越人才计划、菁英人才计划、专家培养计划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巩固和加强公司的人才优势,增强公司整体服务能力。

  依托公司现有研发创新平台,保持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紧盯客户需求,围绕公司产业发展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及市场拓展力度。

  围绕向客户提供优质体验、高互动度与高参与度的专业化解决方案为中心,做到专业化、体系化、个性化、高效率满足客户需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系统化服务方案。公司将持续提升公司的检验检测综合能力,延伸检验检测服务领域与区域。通过“内生与并购”双轮驱动的战略规划,在保持原有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深挖各领域的整合机会,持续优化完善全国化布局。

  持续深入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提升优质客户的服务体验,实现企业客户质量的提升。针对2023年度部分主要运营指标出现下降等情形,通过优化客户质量、强化履约管理、加强投入产出比贡献、持续降本增效、跨区域跨领域业务资源的有效协同等措施,主要运营指标在本年度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并持续优化。

  合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合规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从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合规文化等多个方面入手,将合规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公司以检验检测业务为核心主业,因此,良好的公信力和品牌声誉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公司生存的根本,只有在技术能力和公正性方面不断得到客户的认可,才能逐渐扩大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若出现质量问题将导致公信力和品牌受损,将会丢失客户,影响企业的业务拓展和盈利状况,严重情况下,可能会被取消行业准入资格,对公司的持续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十分重视对公信力和品牌的维护,2023年,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完善,顺利通过常州市市长质量奖评审,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公司董事会成立了审计与合规管理委员会,通过合规体系建设,严格把控经营过程中各个领域的合规风险,筑牢合规经营的底线,维护好公司公信力及品牌声誉。

  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从识别合规风险入手,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人员的合规管理,通过梳理现有规章制度,推进制度、流程优化和完善,建立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等合规要求的制度体系,构建贴合公司经营和管理情况的合规运行机制及合规保障机制。

  公司将合规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制定了《清风行为准则》、《向阳行为准则》、《惊雷行为准则》,规定了道德“零容忍”的十二方面,对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进行了约束。通过公众号、海报、直播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引导员工增强风险意识。

  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波动、政策变化会对公司所处行业产生一定影响。我国正在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一带一路”,以及加大“两新一重”、“城市更新”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大,政府部门和相关投资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着较大规模并不断增长。但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受国家整体战略、经济周期、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周期性特征,未来可能发生波动。另外,公司核心主业为检验检测,其行业作为强监管行业,实行资质许可准入制度,随着检验检验测试的机构数量持续增加,市场竞争加剧,未来产业政策、行业资质认定标准、市场准入规则和行业标准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公司所处市场区域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性波动或产业政策发生变化将影响公司业务的发展,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这一风险,公司专门设立了情报分析部门,密切关注相关监管部门的政策动态,定期向管理层汇报,主动积极的应对可能发生的政策风险。

  为落实“走出去”战略,公司持续加大异地业务拓展力度,通过区域分支机构及网点布局的建设,辐射全国重点目标区域。一方面,检验测试业务因其业务特征仍具有一定地域性,多数检验测试的机构经营集中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于新进入的检验测试的机构而言,需要在技术实力、服务效率、品牌口碑等方面具有更强竞争优势才能成功立足。另一方面,随着政府对检验测试服务市场的逐步放开,民营机构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会,外资机构也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进入我国检验检测服务市场,行业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激烈市场竞争,若公司不能成功在区域外市场持续拓展,或者既有市场份额被新进入竞争对手挤占,将会对本公司盈利的持续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该风险,公司前期将充分做好新进市场的调研工作,找准切入点,并依托大客户资源,服务其全国项目,实现异地拓展。此外,公司将积极开展研发创新,不断的提高检验检测范围和能力,通过差异化竞争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检验测试行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整合的过程,国内的大型检验测试服务机构均在通过新设、并购等方式,拓宽自己的地域范围、服务行业范围,以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增强竞争力,并购是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一。并购标的的选取,以及并购后的整合关系到并购是否成功。

  针对该风险,公司遵循审慎原则,并购前详细尽调并充分论证,严格按照公司投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管理上,公司将严格选拔合适的人才,必要时引进业内具备整合能力的人才协同管理,持续跟进投资是否符合投资计划和预期,加强投后管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